第452章 风波将起_红楼襄王
帝皇书 > 红楼襄王 > 第452章 风波将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52章 风波将起

  …………

  又是几天时间过去,朱景洪是每天都进宫去,把皇后是烦的没奈何,最终干脆避而不见。

  而每一次进宫,朱景洪的语言和精神状态,都有阶段性的调整变化。

  总结起来就一点,他越来越显得失落和绝望,这一点连太子和睿王都看出来了。

  当然了,朱景洪个人的变化,对朝局来说基本没影响。

  当下朝廷最大热点有两个,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处。

  暗处的便是太子和睿王的争斗,双方私底下的串联密会集议,朝廷官员们多少知道一些。

  唯一让众人焦虑的就是,不知双方此轮争斗何时爆发,又会在哪个点来爆发。

  这种最顶层的政治斗争,每一轮都会黜落许多官员,即使没有参与到此事中,也会有可能遭波及而受难。

  再说明着的那个,便是眼下由赵玉山所主持,对金陵之地进行的大规模人事调整。

  虽然这份计划已被通过,但在执行环节依旧出了问题,许多被任命的官员,都遭受到了这样或那样的弹劾。

  有的是欲加之罪,而有的却是证据确凿,搞得赵玉山一派的高官很是狼狈。

  赵宅之内,与几位同道商讨结束后,所有人都告辞离开,唯有其门生梅敬文留了下来。

  “先生,学生有话想说!”梅敬文郑重开口。

  起身走到窗前,赵玉山看着外面夕阳,颇为疲乏道:“你不想去金陵?”

  梅敬文乃正统二年二甲头名,依例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,两年散馆后留院为检讨。

  后来其历任翰林院检讨、编修,如今已是正六品修撰,如此清贵的履历堪称入阁拜相典范。

  所以,梅敬文不愿离开翰林院,掺和进金陵那摊子烂事之中。

  对自家学生的心思,赵玉山自是一清二楚,所以他才会有此问。

  “学生才学不足,还需在翰林院多加学习,此番贸然被委以如此重任,学生实在是惶恐!”梅敬文郑重道。

  赵玉山淡然一笑,便见他转过身来,徐徐说道:“我让你去金陵,主要有三道考量!”

  “其一,离开以立功升迁最快,此去金陵你若把差事干好了,自然少不了你的好,至少不会比留在翰林院差!”

  “其二,你是我的学生,无论你愿不愿意,咱们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,金陵事败若他们把我推下台去,你留在翰林院也不会有出路!”

  “其三,太子和睿王两位,缠斗将是越发的激烈,你这等清流官员必被波及,届时福祸难料命不由己,此去金陵恰好能躲过这些!”

  赵玉山的三点考量,每一点都是替学生设身处地,所以此时梅敬文根本无言以对。

  来到学生面前,赵玉山拍了拍他的肩膀,徐徐说道:“若你执意要留翰林院,我也不会勉强你!”

  言罢,赵玉山返回了位置上,静坐着等待梅敬文的决定。

  几息之后,便见梅敬文转身面向老师,徐徐说道:“先生,学生愿往金陵去!”

  点了点头,赵玉山沉声道:“巡按都御史,职责是监察金陵文武官员,你要把各府县官员看好,让他们老老实实执行朝廷国策!”

  金陵巡按都御史是正五品之职,比梅敬文正六品修撰高两个品级,这样的越级提拔绝大多数官员可望而不及。

  “学生明白!”

  赵玉山接着说道:“巡抚金陵的郑显林,按察司何顾谨和贾化,你可以信任和依靠他们,但也得防范着他们!”

  接下来,赵玉山跟梅敬文说了许多,算是给学生临行前的最后一课。

  而恰如赵玉山所料,太子和睿王两帮人,已在摩拳擦掌准备开打,零星的弹劾奏章已然飞进宫里。

  两个儿子的争斗,朱咸铭自是洞若观火,这次他并未主动出手干预。

  只要不影响朝局平衡,他觉得这样的争斗不是坏事,可以让两个二人通过实操来玩政治。

  当然了,以目前的情况来看,太子在这方面确实很差,而老六只能说稍好一些。

  以往朱咸铭对老六评价很高,但其对朝廷新政的投机态度,以及在大事上的短视和自作聪明,都极大拉低了朱咸铭对他的评价。

  将一摞言之无物的奏章撂到一边,朱咸铭问向身侧程英道:“老十三还是那个颓废样?”

  程英谨慎答道:“听东厂的人来报,十三爷确实……消极了许多,近两日喝了不少酒,屡屡有抱怨自戕之言!”

  听到这话,朱咸铭不由得叹了口气,他很担心起自己这小儿子。

  可要让这小子高兴,非得去把皇后说通才行,朱咸铭自然不会去找不痛快。

  “嗯……你去一趟襄王府,就说……算了!”

  小孩子耍脾气,朱咸铭想了想还是不管为好,免得又被老十三给缠上了。

  皇帝不愿意管,太子和睿王没空管,这俩人的老婆可都没闲着。

  二人分别请了宝钗做客,但也只是开导劝慰而已,他们也不可能真的插手此事。

  而相关的内情,也通过在东宫陪客的王夫人,传到了荣国府内宅中去。

  贾母院内,得知襄王府的事情之后,贾母徐徐说道:“襄王殿下想去西北,那地方如今正凶险,皇后娘娘不允也是人之常情!”

  “正是如此!”王夫人答道。

  她俩继续闲聊时,坐在一旁的妙玉认真听着,同时思索着该如何加以利用。

  好几天前她就进了贾府,在讲经过程中讨得了贾老太太欢心,如今已可自由出入荣国府。

  今日听了东宫和襄王府的事,便让她觉得此行收获满满,接下来她只需等待机会接近东宫。

  但在“勾结”上东宫之前,她打算先去一趟襄王府,从另一个角度来实现接近东宫的目的。

  虽然她受到过邀约,但妙玉不会主动去襄王府,而是打算搭着荣国府的人一起去。

  据她在府里听到的风声来看,就这几日荣国府的太太小姐们,就会到襄王府去拜会王妃,到时她跟着一起去就不扎眼。

  妙玉有充分的把握,凭借着自己的学识,可以征服宝钗这位王妃。

  然后再通过襄王妃,打通去往东宫的路,对妙玉来说是更好的选择。

  是的,无论接近贾家还是襄王府,都是妙玉接触东宫的手段,而她的目的一直是接近东宫。

  这是总教给她的任务,至于接近东宫之后的任务,到目前为止妙玉还不清楚。

 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任务,她都会遵从师傅遗志,豁出性命把这件事办好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hs9.cc。帝皇书手机版:https://m.dhs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